出现大便次数多、糖稀、腹泻、甚至大便带血和黏液!这是怎么回事?昆明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黄主任提醒:长期出现上述症状,你需警惕惹上了溃疡性结肠炎。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本病治愈率低,易复发。其发病原因是肠道粘膜炎症,主要部位集中在结肠和直肠。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发病高峰年龄为20~49岁。
虽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尚无明确定论,但与情绪压力、饮食习惯密不可分。现在随着人们工作节奏加快、饮食模式的多元化,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患上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有(持续4-6周以上):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轻症患者3-5次,重症可有5次以上;
★黏液便或脓血便: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
★腹痛:腹部绞痛,多发生在排便前,排便后疼痛缓解;
★ 其它症状:腹胀、食欲减退、恶性、呕吐等。
溃疡性结肠炎易发生癌变
黄主任还特别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易发生癌变,而且病程越长患癌几率越大,患者需格外重视。
有实验证明,在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6倍。而另一项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10年后发生癌变的概率是2%,之后每年癌变风险会增长0.5%~1%,到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病20年、30年后,发生癌变的概率分别达到8%、18%。
“维持治疗+定期结肠镜检查”可降低癌变风险
黄主任解释,溃疡性结肠炎之所以易癌变,是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一旦病情控制不好很容易引起肠道感染,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出现排便异常和饮食障碍,严重的就可能诱发结直肠癌。
在治疗方面,溃疡性结肠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需要对症治疗,缓解期所做的是维持性治疗。特别是处于缓解期的患者,不能因症状缓解而擅自减药或停药,只有患者做好维持治疗才能控制病情,从而降低癌变的风险。
而且要想抑制炎症、降低癌变风险,除了药物来维持治疗外,还必须及时做好定期的结肠镜检查。由于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较隐匿,即便有症状,也是出现腹泻、腹痛、黏液便血等,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并不能区别开来,所以只能通过及时的结肠镜检查,使医生尽早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向结肠癌转变的一些状态,如不典型增生及结肠癌早期出现的细微病变等。
黄主任提醒患者,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作期过后,病情得到控制时,进入维持治疗前,需要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发病10年以上的患者,要开始规律的结肠镜检查,特别是广泛性结肠炎患者,每2~3年要检查一次,随着病程的延长,超过15年的患者,1~2年就需要检查一次。
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下面,就快和健康新时报一起了解买基
2021征兵已经开始登记了对于近视眼来说摆在眼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参军做哪种近视手术好从医20多年的近视专家给出了答案他们建议这几种01全飞秒——“无瓣&rdqu
自近视以来,生活几乎被全面摧残。吃碗热腾腾的面容易镜片起雾,画个眼妆又被厚厚的镜片挡住,想去体验一下极限运动,不戴眼镜简直是地狱难度。最为难过的是,近视后的自己失去了很多
相信很多看头条的朋友都刷到过一个平凡医生这个账号,那么她是谁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平凡的医生。 一个平凡医生专业可靠,患者信赖一个平凡医生原名刘凤春,主任